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從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看庶民生活的保存

父女關係的延續是整部片的主軸
(圖片來源:http://pizama-w-koty.blogspot.tw/2015/06/interstellar.html)

2014年上映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是一部非常硬科幻(Hard sci-fi)的好萊塢大片。故事整個架構與諸多細節都有精準的物理學撐腰,書店也有相關作品探討其中的諸多實實在在的科學問題,是個上課的好教材。

故事大綱以父女之間情感為主軸,強調人類的愛是有辦法穿越時間、空間限制。其主旨前後呼應,絲毫不拖泥帶水,尤其最後男主角在離開地球近百年後才見到成為人瑞的女兒,而自己不到40歲。他們所在的場景是靠近土星的庫伯太空站(Cooper Station)。其重力工程影響已經造成景觀的改變,給予我們這些依然生活在母星,也就是地球,極大的視覺震撼。


庫伯的家已經被當成地球農業的展覽地

(圖片來源:http://nickacostaisme.tumblr.com/post/115371234422/these-are-screenshots-i-took-and-assembled-of-the)

在該太空站中,男主角被引領至曾經生活過的舊家。這個還算典型的美國鄉村農舍,搭配著已經成圓弧型態,曲上天際的玉米田,前門播放著過去居民的口述影片,很明顯地已經成為某種展覽館。進入屋內,按照原樣擺放的傢俱彷彿跟離開家前差不多,多了指引參觀方向與讓民眾勿靠近的物品,各個角落也播放著過去生活記憶的訪問影像。與真正的地球生活最大差異就是沒有沙塵暴以及隨時得清潔的環境,但在口述影片中能不斷地被提醒這項重點。


在庫伯太空站,重力型態的改變導致農業景象與地球有所不同,但盡量維持著近似母星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http://oddpad.com/35-fictional-places-we-wish-we-could-visit/)

在電影裡只有提到農舍內部傢俱按照過去的樣式擺放,卻沒有提到是否為解體後重建到該太空站。我們先假設是復刻版,拷貝地球建築的原因除了讓後代子孫對過去母星的生活型態不致遺忘外,這棟農舍是偉大的「莫菲庫伯」曾經住過的樣式,考慮她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仿做一個曾經活過的展覽農舍似乎不為過(搞不好蓋個農舍群展示而非針對庫伯的單一農舍恐怕更有討論的空間)。從片中一些細節看來,太空站移植完整的農業生活型態,除了重力影響導致景觀不得不改變外,視覺上,整體來講還是維持著過去的生活樣貌,庫伯之家是其中不錯的搭配。

片中有3點值得討論的地方:
1.           解體重建、仿作是能被接受的嗎?
2.           要如何復原內部的樣貌?
3.           曾經的生活型態如何維護?


這個接近土星的殖民地,依然維持著母星的生活型態與農業景觀
(圖片來源:http://nickacostaisme.tumblr.com/post/115371234422/these-are-screenshots-i-took-and-assembled-of-the)

國外最有名的遷移案例莫過於古埃及的阿布辛貝神廟(Abu Simbel Temples)的解體重建。1960年代亞斯文高霸的興建會造成水位升高,一定淹沒該建築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入保存,把整座建在山壁上的神廟拆解成石塊運到幾百公尺更上游的位置重組。

臺灣很有名的解體重建的案例在現今新生公園內的林安泰古厝。1970年代,台北市敦化南路面臨著道路擴張的需要,該建築本體擋著筆直的道路規劃,市府方面剛開始強烈要求需全部拆毀移除,靠著許多文資前輩的努力斡旋,最後各讓一步,以解體的方式在現在的位址重建。

2種經驗都是在幾乎沒有選擇的狀況下所做的處理。不論是建築、建築群、整個城鎮的原來形成位置都有其歷史脈絡可尋,如果抽離了本身環境的影響,就會大大減低原來的價值。什麼是價值?簡單來說,對人類情感上有意義的東西就有價值,這參雜了許多主觀、成見。必須經由大量論述,彼此交流,來構成對價值的有效性。怎麼論述、交流?最基本的方式來自於大家不斷地說,寫文章承述,大量開會(有時候開個5年以上都是正常的),達到互相的理性與情感的意見與取捨。
因此,把解體構件在非原來位置建起來是很難被允許的,這會造成後代子孫對本身建築與當地環境的關係有所誤會,儘管能在展示牌或導覽中不斷地提醒參觀者或使用者這項事實,視覺上帶來的效果遠大於耳提面命,如此偏見會延續下去;此外,建築、物品等等都是過去生活證據的「載體」,本身用途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片中的農舍,一個農業用途的本體放到單純的空地,甚至沙漠,一定是格格不入的,要放在原本的脈絡中才有辦法合理解釋。如果是複製品,本身是假的東西,而非真正的證據了。

復原內部的陳設樣貌,一定得蒐集大量的文字、圖片、照片與口述相互參照後才有辦法。很多人推崇日本的古蹟保存,其實他們做得遠不如歐洲,很多建築都是「復原」而成。但有辦法復原,基礎來自於多年留下大量清楚、精準的資料,而非臺灣幾張泛黃模糊的老照片就做臆測性的修復。就以長崎「出島」這座江戶時代與洋人貿易的人工島為例,原本都消失的建築群被一棟棟重建回來的關鍵除了地下的考古遺址外,當時的傳教士、商旅就會有人有閒到把島上的房子一個個畫成圖,還做成模型(其尺寸為了配合視覺欣賞效果有調整比例)。尤其室內睡覺的床最有玄機,荷蘭人動不動長到一米八,可是床的長度只有一米六,資料顯示就是如此。當初想說是不是有錯,經查更多文件比對,原來是提醒自己不要睡得太安穩,要弓著身睡,以防島外的日本人半夜殺進來小命不保。只能說復原室內用途與傢俱擺設,進而搞懂與原本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曾經的生活型態如何維護?這是非物質方面最困難的部份。留下物件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一些消失的技術,像是原住民的豐年祭、曲調歌唱、過去礦工開採技術(有些物件一旦進入博物館,某種程度來說這個東西已死)等等,都必須依靠著部份商業模式撐著,台灣的「小鎮文創」就是目前成功的案例之一。

一方面,保存是為了價值的延續,盡力維護人類曾經日常生活的證據給下一代,這種行為不是為了反對經濟發展,文化保存與經濟發展會衝突其實是個假議題,政府和民間運用參與式規劃的方式在英國、歐洲大陸行之有年,他們有為了保護古蹟而經濟不振,還是相反呢?不可否認,剛開始得花大量時間與金錢去投資前期的一連串保護措施與健全產業,台灣人喜愛的迅速獲利:下一年,甚至下一季就要回本,的確是不可能,但敢保證的是,只好有心地去經營管理、維護,不躁進,30年是會有可觀成果的。

總而言之,文化的保存不是像個大玻璃罩把所有東西都封存起來,丟進冷凍庫裡什麼都不能改變,徒增困擾。而是盡其所能地在生活中留下時間淬鍊出的痕跡,維護過去的氛圍。像是臺灣有些宅邸、花園在做彩繪修復時,不會把上面的所有污漬都清除,會留下部份灰塵、甚至小朋友用鉛筆畫在上面的塗鴉。這些都是庶民生活的重要證據。



1 則留言:

  1. 轉自:「博物館學家的觀察與生活實踐」

    有關你文中提到,過去生活樣貌的展示,在博物館學裡面有很多種做法,你可以搜尋"生態博物館"的資料,像是英國鐵橋谷博物館或是法國亞爾薩斯博物館,另外還有瑞典的斯坎森戶外博物館,都是以"活的歷史"的概念,展示過去生活與技術。英國鐵橋谷博物館是現地保存,強調整個鐵橋谷都是博物館,法國亞爾薩斯博物館則是將亞爾薩斯地區的老房子解構重建,集合在一起成為生態博物館,斯坎森也是各地的老房子重建。

    在這三個博物館裡,除了保存過去的歷史建築之外,更重要的是還原過去的生活形態,博物館人員會穿著過去的服裝,每天的活動就是重現以及解說傳統生活與技術,包括打鐵 印刷 糖果製作 烘焙等。

    這類的博物館,我參觀過兩個,在博物館裡面,是可以完全感受到過去的氛圍,卻又不至於充滿老舊的歷史氛圍而死氣沈沈,相反地,你會非常興奮的所以,我其實比較不同意,你說"有些物件一旦進入博物館,某種程度來說這個東西已死",這是因為在台灣大多只是靜態的展示,而未考慮到整體環境與歷史脈絡,有時候又過於商業。我一直期待台灣能有一間成功的戶外博物館(生態博物館),但絕對不是像台灣民俗村那樣的商業化,而是真正有歷史考據,並有教育性的展示演繹過去生活形態技藝。

    回覆刪除